关闭

菜单

首页   »   剧情

第五代导演开山之作!电影频道播出《一个和八个》

更新时间: 2025-05-29 09:08

剧情介绍

《一个和八个》海报

1983年,一部电影如异军突起,以锐不可当之势宣告了第五代导演群体的强势崛起。

此时的张军钊、张子良、张艺谋、肖风、何群,还是初出茅庐、怀揣着电影梦想的应届生。

在广西电影制片厂厂长韦必达的大力支持下,他们毅然南下,拍下了这部被誉为第五代导演的开山之作《一个和八个》。

张军钊曾回忆道:当时大家一致认为不能再走学院派的路子。我们眼中的学院是什么样?磨磨唧唧,无病呻吟。反正小布尔乔亚的东西咱们不能玩,要玩就来点见力度的。

在看完广西电影制片厂里写土匪的《一个和八个》文学剧本以后,几人一拍即合,决定开拍。

从左到右:何群、张艺谋、肖风、张军钊

这部电影放在当时,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,都是对中国传统战争片的颠覆。

在此之前,突出人物主体是公认的主流构图,画面往往中规中矩,注重展现人物的正面形象和英雄气概。

然而,电影《一个和八个》为当时的影坛,带来了全新的视觉语言。

那些暴烈的、痛快的、玩命的色彩,是我们当时心态的写照。

张艺谋的摄影机仿佛带着痛苦、压抑和愤怒。

极端倾斜的构图,让画面充满了不稳定感,仿佛随时都会崩塌;

强烈的黑白对比,如同光明与黑暗的激烈交锋,营造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;

刻意的画面残缺,打破了传统画面的完整性;

雕塑一般静默的人物,宛如历史长河中的凝固瞬间,营造出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紧张感和压迫感。

这些在当时看来离经叛道的表现手法,如今恰恰成为第五代导演美学宣言的最佳注脚。

在角色设定上,这部影片没有选择当时主流意识形态视野中的英雄人物。

取而代之的是将镜头聚焦于鲜见经典,不入正宗的三个土匪、三个逃兵、一个投毒犯、一个奸细和一个被组织上误认为是叛徒的八路军指导员。

这些长期以来在革命历史题材电影中处于配角的人物,在《一个与八个》中被破天荒地推到主角地位。

这样的角色设定所能引起的情节冲突,即使在今天看来仍是惊人的复杂。

土匪三人并不是纯粹的恶人,实际上他们一开始也是劫富济贫的江湖豪强,然而战争的无奈,让他们走上了欺压百姓的道路。

三个逃兵,在战场上曾是懦弱的象征,但在指导员的感化下,他们逐渐找回了自己的勇气与尊严。

那个看似放荡不羁、毫无规矩的烟鬼,在关键时刻,却为了保护战友,舍命相搏。

背叛民族的奸细其实内心经历着痛苦的挣扎。最后,他在指导员面前起誓不侵害老百姓、不与八路军为敌,和日本鬼子抗争到底后离去。

在浴血奋战和突围后的艰苦跋涉中,八个罪犯本来几乎属于无可救药,最终都觉醒了民族意识。他们以行动,甚至生命弥补着自己的罪过。

这些不入流的人物在战争熔炉中的精神蜕变,完成了对人性的深刻叩问。

然而,《一个和八个》的公映在当时引发了巨大争议。有人指责它丑化革命历史,有人批评它形式大于内容,但更多有识之士从中看到了中国电影的新希望。

它以离经叛道的故事和暴烈的影像语言,撕开了中国电影新的一页。打破了传统电影的束缚,为中国电影的发展开辟了新的方向,让后来的电影人看到了更多的可能性。

40多年后,再看这部开山之作,那些刻意不完美的构图,那些被历史挤压的小人物,仍震撼人心。

5月28日12:25,电影频道将为您播出电影《一个和八个》,让我们一起重温这部经典之作,感受第五代导演最初的激情与勇气,再次领略这部影片中人性与战争的深刻交织。

更新于:21天前
更多

相关剧情

微信分享

微信分享二维码

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

链接已复制